第(3/3)页 “若不跟着二郎,如何能到这番景致。” “你若不跟着我,只怕要到梁山入伙了。” “我岂会到梁山入伙,如是晁盖做寨主,尚且能去,宋江那厮算个甚么。” 扈三娘对宋江嗤之以鼻,李俊听着,心中五味杂陈。 北面战败的消息传来,不少兄弟战死在前线。 想起当日在梁山泊时,何等的快活。 跟着宋江招安,跟了蔡京、高俅,枉送了性命。 幽幽叹了口气,李俊望着太湖,又想起梁山水泊。 船走了快一日,才到了洞庭山。 这座湖心岛很大,有几个村落。 到了岸边时,远远望见一派鱼船,约有四五十只。 那些渔夫见到李俊几艘船,纷纷看过来。 李俊转头问武松: “二郎,去问问么?” “我来便是。” 船靠过去,武松问那些渔夫: “大哥,榆柳庄在甚么地方?” 那些个渔夫望着武松,问道: “你去榆柳庄做甚么?” “我是赤须龙费保的兄弟,来寻他有事。” “呀,你是费保的兄弟,你等上岸,往前走,约莫两里路,见到许多驼腰柳树的村子,便是榆柳庄。” “多谢大哥。” 武松跳到岸上,走在最前面。 岛上长着许多柳树,稀稀落落有不少的草屋。 走了约莫两里路,望见许多驼腰柳树,篱落中有二十余家。 武松到了庄子门口,里面许多汉子和妇人正在将渔网挂起来晾干,杆子上有当日捕获的鱼。 孩子望见武松一行人,好奇地看过来,问道: “你们甚么人?来找谁?” 武松笑呵呵说道: “我叫武松,来寻你们这里的赤须龙费保兄弟。” 孩子赶忙喊起来,里面走出几个汉子: 为头那个赤须黄发,穿着领青绸衲袄; 第二个瘦长短髯,穿着一领黑绿盘领木锦衫; 第三个黑面长须,第四个骨脸阔腮、扇圈胡须,两个都一般穿着领青衲袄子。 为首那个手里拿着一柄锋利的鱼叉,走到庄子门口,扫视武松一行人,问道: “你等这厮们,都是哪里人氏?来我这里做甚么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