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鼓动-《明末大寨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护住县衙,将人群推回去!”

    郑艺一面让手下人维持秩序,一面派人禀报知县李京奎,就在这时,郑艺看到远处牌坊后面,戚山寨二当家,现在已经是副寨主的洪禄正看向这边,脸上还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,顿时气得火冒三丈。

    “戚山寨这些混账,刘炀此人狡诈,竟敢搅动城内局势!”

    郑艺已经猜到刘炀的打算,无非就是想将留城县的水搅浑,以便戚山寨获利,不过刘炀看中的是什么好处?现在郑艺还不知道,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,只能愤恨的瞪了瞪远处的洪禄,转身去增派人手维持局面。

    “兄弟们干的不错,”

    洪禄站在牌坊后面,看着前方越聚越多,越来越激动的人群,满意的对手下说道:“告诉兄弟们,鼓动百姓冲击县衙即可,自己不要干傻事,也不要被衙役抓住,明白吗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今日闹一闹就好,不要流血出人命,剩下的事情,等着寨主吩咐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明白。”

    前方,混进人群的戚山寨土匪还在卖力的鼓动百姓:“县太爷为何运不来官盐?是不是也要囤货卖高价!”

    “我看即便有官盐进城,价格也会越来越贵,百姓没活路了!”

    如今不少人家已经断了盐,听到盐价还会继续上涨,众百姓几乎是红了眼睛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家中吃盐,其实已经非常节省,买来的食盐多是用来腌菜,很少直接做菜吃掉,因为吃腌菜可以多支撑一些日子。

    甚至一些百姓家中,只有孩子、青壮可以吃盐,妇人和老人都是不吃的,因为吃不起,只能让家中劳力和孩子吃盐。

    此时城中官盐断绝、私盐高价,再加上戚山寨的人推波助澜,聚集在县衙外面的百姓已经逐渐失去了理智,县衙大门外的衙役和乡勇组成的人墙,很快就被愤怒的人群撞开,许多百姓都冲进大门,朝着大堂冲去。

    幸好典史郑艺带着数十衙役、乡勇赶来,将人群拦在了大堂前面的月台附近。

    “乡亲们、乡亲们!”

    郑艺站在月台上大声喊道:“知县大人已经知道了大家的诉求,这批私盐价格改为百文一斤,这已经是最低价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大家不用担心,知县大人已经想方设法筹措食盐,很快城中盐铺就会以平价大批出售,大家现在要退出去,排队买盐才是,再继续冲击县衙,本典史就要拿人了!”

    躁动的百姓听到县衙主动降价,也听到了郑艺的承诺,心中的怒火消散了一些,不再继续往县衙里面冲击,还有一些胆小的百姓已经开始主动退了出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