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皇后驾临,岂能不迎?” 胡惟庸猛地从桌前站起,迅速整理了一番衣冠过后,方才吩咐道, “命令中书省所有官员整肃衣冠,恭候皇后娘娘驾临!” 不管皇后来此何干,这该有的礼数都必须到位,尤其是咱们的这位皇后,还不是什么见识浅薄的深宫妇人。 胡惟庸记得恩师李善长曾说过,皇后马氏,是一个政治手腕比他还要成熟的女政治家! 中书省门外。 马秀英坐在銮驾之上,神色如常。 却见胡惟庸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,还未到马秀英驾前,便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。 “皇后娘娘千秋!” “微臣不知皇后娘娘驾临,有失远迎,还请皇后娘娘恕罪!” 在礼数这一块,胡惟庸做的很足。 甚至,面对马秀英,他比面对皇帝还要更恭敬几分。 “嗯。” “起来吧。” 马秀英未曾下銮驾,坐在其上开口道, “我不是驾临,我只是路过。” “胡左丞,我且问你,太子殿下方才是否来过?” 胡惟庸微微一怔。 “太子殿下……没有啊。” 他如实回答道, “微臣一直都在中书省料理政务,未见太子殿下前来。” 马秀英心神一沉。 “嗯,那他有送陛下的急旨来么?” 她不动声色,继续问道。 胡惟庸这下更懵了。 “急旨?” “也没有啊,微臣没有收到,皇后娘娘,您这是……” 他有些疑惑,亦是起了几分好奇之心。 这是出什么状况了? 听到他的话语,马秀英的脸色骤然一变。 果然,果然是假的! 那父子二人,竟然合起伙来骗她! 而想到二人骗她的目的,虽然一时半会儿猜不到,但可以肯定的是……绝对是糟糕的事儿! “好,好……” “我知道了,我只是随口问问,你继续忙你的吧。” “翠竹,走。” 翠竹点了点头,招呼着轿夫们再度起驾,径自朝着前方而去。 “恭送皇后娘娘。” 胡惟庸再度跪倒在了地上,俯首恭送。 直到皇后的銮驾渐行渐远,他才站起身来,抚着胡须踏入了堂内。 “涂节。” 他开口道, “你去打听一下,陛下亦或是太子那边是不是有状况。” “今天皇后娘娘的举止太反常了,你查一查她所说的急旨,指的是什么。” 坐在左侧的参知政事涂节迅速站起身来拱手。 “是,学生遵命。” …… 大都督府内,人流来往密切。 自北伐以来,这儿无疑是大明最为繁忙热闹的机构,各种调度、命令,都在这里完成和传达,可以说是大明军事的中央处理器,每天都要处置大量繁杂的消息。 三匹连在一起的骏马立于中庭。 沐英手里捧着两个套筒,一边走,一边将其送到了身边传信兵的手中。 “切记!” “要以最快的速度,将这两道旨意送到徐大将军帐中,不容有失!” “遵命!”那传信兵双目炯炯有神,一副龙精虎猛的姿态。 没有出众的精神状态,也干不了这跑死马的活儿! “嗯,事不宜迟,现在就出发!” 沐英将三匹马都牵引到了他的面前,下令道, “沿途的驿站,该换马就换马,无需犹豫。” “我再跟你强调一遍,这里头装的是我大明最紧急的军机,如若有误,军法无情!” 那传信兵连连点头,应声称是。 沐英交代完毕,正欲将两个铁筒递到对方手里,却忽的听到一声喝叫传来: “慢着!” 沐英和传信兵皆是转头看去,却见马秀英满脸怒容的快步走了上来,须臾间,已然是到了沐英面前。 唰! 她突然将两个铁筒抽走,沐英本就有些惊愕,此时猝不及防之下,自然是抓握不及。 “这是什么?” 马秀英逼视着沐英,用质问的语气问询道。 “娘,您……您怎么来了?” 沐英此刻的神色有些心虚,面对马秀英的质问,连对视都不敢,选择了顾左右而言他。 “我问你这是什么!!” 马秀英眉头一竖,大声喝令道, “标儿骗我,重八瞒我!” “你要还觉得你是我的儿子,你要还认我这个娘,你就老实告诉我!” “否则……” 沐英听到这话,心中骤然一紧。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此刻又被抓了个现形,他就是想不坦白从宽都难了! 哎! 就差那么一小会儿啊!只要这传信兵已经出发,自己就可以一推二五六,起码不会被抓包。 如今铁筒都在娘的手里,还能有什么狡辩的可能。 “回……回娘的话。” 沐英此刻有些支吾,但还是如实回答道, “前线战事失利……” 他说了一句,发现自己的话有问题,又连忙改口道: “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!打仗也不可能永远是获胜的那一方,偶尔的失利是常常有的,所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。” “只不过,娘你太过于关切吴王殿下,关心则乱……所以爹和标弟应该都是怕您担心,所以才瞒着您,没有告诉您。” “他们都不是有意的,您千万……” 正说着,马秀英已然是脸色大变,奋力将铁筒拆开—— 里头,赫然是刚才朱标手里的两卷圣旨! “好啊,好啊!” “好个冠冕堂皇的理由,好个怕我太担心!” “打着这样的幌子,就可以欺骗我了么!” 她情绪有些激动,将两道旨意拆开一看,脸色是变了又变,就连握着圣旨的手都开始颤抖了起来! “娘,您……” 沐英见状,心中暗暗叫苦,迅速上前扶住了马秀英的手。 “走开!” 马秀英握着两道圣旨,猛地转身。 “这两道圣旨不能发!” “我先去找重八,等回头再跟你们算账!” 撂下一句狠话,她便带走了两道圣旨,回到了銮驾之上。 “翠竹,快!” “去华盖殿,用最快的速度!” 她紧紧抓握着扶手,这一声吩咐,几乎是喊出来的! “是!” “起驾!快!” 翠竹不敢怠慢,迅速指挥轿夫,急匆匆的离开了大都督府。 “这……” “哎!” 沐英看着那个神色有几分茫然的传令兵,一脸苦涩的道, “完了,全完了……” 此刻,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华盖殿内,即将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! 站在原地稍稍平复了一番心情之后,沐英简短的朝着传信兵下令道: “你待命,随时听候我的指示!” 说罢,他便迅速离去。 这个时候,绝对不能站在原地傻站着,得去找朱标,然后一起去劝架! …… 华盖殿内。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,正轻轻按揉着眉心。 战场远在北疆,而自己却只能坐在十万八千里远的应天皇宫里。 无论是接收军报还是下达命令。都实在是太远了! 刚才他想到了好几个军略,最终却都只能将其否决,因为时间上根本来不及,等他的命令到了,战场上的情况估计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。 不能亲临战场,有心无力啊! “如果能将京城定在大都,亦或是长安这样的地方,这些就不算是什么棘手的难题了。” “江浙一带,终究是相隔太远,鞭长莫及,倘若不能将北元彻底消灭,那么将来陈兵北疆防守,就难免……” 朱元璋的脑海里,此刻出现了三个词语。 天高皇帝远! 拥兵自重! 挥师南下! 一次战事上的失利,就让他想到了定都应天的弊端。 北元若不能灭,将来大明势必是要迁都的,且必须得是迁到北方,否则皇帝将无法有效的管理边疆将士,很有可能会养出拥兵自重的将领来。 而若是真的有叛将挥师南下,直取应天的话,那情形将非常糟糕! 此刻他思虑长远,完全没有听到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 当他听到大殿之内咚咚咚三声重击之时,一道暴喝之声已然传来: “朱!重!八!!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