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回陛下,微臣不知。” 杨宪恭声道。 “抬头看看,看看墙上挂着的这一株稻穗。” 朱元璋笑道, “你还记得此物吗?” 唰。 杨宪将头抬起,只见朱元璋身后的墙壁上,明晃晃的挂着一株金黄色的稻穗。 “这!陛下……微臣当然记得!” 杨宪有些激动的道, “这是当年微臣在扬州开荒的时候,从微臣责任田里长出来的一株稻穗,硕大金黄,百姓皆以为神异!” “微臣当时也很惊讶,大的稻穗见过,但这么大的却是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!这株稻穗一长成,便有人说是祥瑞!” “微臣不敢怠慢,便将它进献给了陛下!” 见他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当时的场景,正在敲章的朱橘忽然噗的一声,笑了出来。 朱元璋本欲夸赞一番杨宪,听到朱橘这一声笑,不由得眉头微皱。 “老六,你笑什么?” 朱橘连连摇头。 “没什么,我想到了开心的事情。” 他将神情绷住,恢复了肃然之色。 “专注一点,别弄错了。” 朱元璋闻言,倒也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提醒了一句,转而便看向杨宪,笑道, “不错,你记得很清楚,咱也记得很清楚!” “咱也是农人出身,这么多年以来,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,这么饱满的稻穗!所以,这的确称得上是祥瑞!” “上天为什么要赐下这祥瑞之物,又恰好长在你的责任田里,你想过吗?” 杨宪微微一怔。 “这……” “微臣不知,还请陛下示下。” 朱元璋缓缓站起身来,转头看向身后墙壁上的稻穗。 “这,是上天对你治理扬州的赞许和肯定!” 他朗声道, “扬州,自古都是富庶之地!古诗也有‘烟花三月下扬州’之语,可大明建国之初,咱到扬州视察,看到的又是怎样一副场景呢?” “断壁残垣、满目疮痍啊!咱是真的没想到,昔日繁华的扬州,竟成了一片焦土!” “连扬州都成了那副鬼样子,别的州县……还需要看吗?那个时候,真的就是四个字——百废待兴!” “而想要重新让州县恢复繁华,首要任务就是聚拢人气,开垦荒地!把散落各地的百姓叫回来,把荒废的地重新种起来!” “这一点,你为全大明的地方官都做了一个表率!你是第一个提出责任田制度的官员!父母官带头开荒种地,老百姓岂会不积极响应?你的这套制度,咱立马就推行到了全国!” “短短两年两年半的时间,扬州在你的手里焕发了昔日的光彩,而整个大明的老百姓,也都在各地官员的带领下,积极的开荒种地,整个国家都一派欣欣向荣之景!” “杨宪,你有功劳啊!所以上天会赐予你这一株祥瑞!” 噗通! 杨宪立即跪伏在地,诚惶诚恐的道: “陛下谬赞了!扬州兴盛、国家繁荣,此皆陛下治国有方,绝非杨宪之力!杨宪只是在陛下的指导下,做了一些微小的事情,岂敢贪天之功?” 对于他的这番自谦之语,老朱露出了满意之色。 “有功而不自傲,咱就喜欢你这样踏踏实实的官儿!” 朱元璋夸赞了一句,转而问道, “这些日子I,咱升任你为中书省左丞,可还适应?” “成堆的政务,没把你压垮吧?” 杨宪连连摇头。 “陛下将如此重任交付给微臣,微臣纵是日夜不息,也要将政务处理妥当!” 他铿锵有力的道, “微臣愿学那诸葛亮,为陛下,为大明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 朱元璋哈哈一笑。 “哈哈,好好好,只要有这股子精气神在,那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儿!” 老朱指了指桌上的一摞奏疏,沉声道, “今天喊你来,不为别的,咱打算给你加点担子!” “这些奏疏,咱还没有批复过,你拿回中书省批复吧!” “批复好了之后,直接找吴王加盖玉玺就是!” 杨宪:“!!!” 批阅奏疏,这是皇帝的专权啊! 此前,这份权力一直是牢牢握在陛下手中,只有太子才能分取一部分,其余大臣都只能是看看而已。 而如今……陛下竟然把这一部分至高无上的权力,分给了自己? 杨宪觉得有点晕乎。 这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! “太子这次生病,也让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。” 朱元璋轻叹道, “作为皇帝,也不能将所有政务都一肩挑了,该让大臣分担的,还是要把政务分出去,大家齐心协力,才不至于那么劳累。” “大明丞相的位置一直空着,咱也是时候该物色人选了。” 他的目光,落在了杨宪的身上。 “杨宪,咱很看好你。” 老朱正色道, “咱在你的身上,看到了一股劲儿!别的大臣都没有的劲儿!” “说实在的,朝中能力比你强的臣子不是没有,但他们的小心思太多,不似你这般踏实。所以,相比他们,咱更信任你!” “好好干吧!为江山社稷,为黎民百姓实实在在的做一些好事!只要你做的好,左丞之后的相字,咱一定会添给你的!” 杨宪听到这番话,已然是激动的热泪盈眶! “陛下!” 砰砰砰! 他猛地在地砖上磕了好几个头,方才仰起脸,无比激动的道: “杨宪,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和信任!” 左丞相啊! 陛下竟然将这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都许给了自己! 难道……家里的祖坟真的要冒青烟了? 自己才三十多岁,就可问鼎丞相之位,权倾朝野了?! 想想那场面,杨宪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都快要飘起来了!一股子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,从脸上,从四肢百骸迸发出来。 “嗯,去吧。” 朱元璋抚须道, “不要辜负咱对你的期望。” 杨宪深吸一口气,将自己激动的心情勉强平复了下来。 “谢陛下!” “微臣……告退!” 此时此刻的他,从御案之上接过了奏疏,已然是斗志昂扬! 这个左丞相,他当定了! 见杨宪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华盖殿,朱元璋微微一笑,转而看向朱橘。 却见此时的朱橘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就是咔咔咔盖章,不免有些不悦。 “臭小子,刚才咱跟他的对话,你都听了没?” 朱元璋问道。 “听见了啊,我又不是聋子。” 啪!啪! 一边说着,朱橘面无表情,又盖了两个章。 这抡玉玺抡的,他的手都酸了! “听见了……哼哼。”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,道, “以前咱召见大臣的时候,都叫你大哥在一旁站着,让他从咱和大臣的对话中,学习为君之道,御下之道!” “这回,也算是便宜你了,一下子就拥有了太子的待遇!” “说说吧,听完这番问答,你有什么感想?” 朱橘停下了手中的玉玺。 “老爹画的大饼,真大,真香!” 他竖起大拇指,赞道, “一个‘相’字,就让人家跟打了鸡血似的,恨不得不吃不喝通宵十个昼夜去工作!” “这手段……高!实在是高!” 朱元璋:“???” “你……胡说八道!” 老朱瞪眼道, “什么叫做画大饼?咱那是真的大饼!啊呸……什么大饼,说的那么粗俗,咱许诺的,是真正的大明左丞相之位!” “杨宪是个人才,他要是真干得好,咱就一定会把丞相之位给他,绝对不含糊!你爹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!懂不懂?” 朱橘耸了耸肩,不置可否。 “你要着眼的,不是咱的许诺,而是咱前头的铺垫!” 朱元璋教训道, “怎么让大臣死心塌地的为你做事?这对于皇帝来说是最重要的!” “咱提出稻穗这事儿,就是唤醒他的回忆,并且让他感动——皇帝这么重视他,当年献上来的稻穗都还一直挂在宫殿里头!” “再对他一番鼓励和肯定,那便更是能让他感受到来自咱的欣赏和期许!如此一来,他定会激动不已!最后,咱再抛出丞相之位来!彻底征服了他!此后,他必会做到刚才所说的那八个字——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 “这都是层层递进的,你懂吗?其实当皇帝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,无非就是识人和御下两样!前者可以让你辨别忠奸臣庸碌,后者更厉害,奸臣在你手里都能成为贤臣!庸臣都能在他适合的岗位上做出贡献!” “你有空可以多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记故事,演义也行,看看他是怎么和属下相处的,是怎么让手底下人对他死心塌地的。” 朱橘挠了挠头。 “不是,老爹啊……” 他有些疑惑的道, “我又不当皇帝,你跟我说这些做啥?” “看了也是白看,到时候又没有应用的场景,纯粹浪费我的时间啊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