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老朱挥了挥手,朝前快步走去。 朱标扫了那些庄稼汉一眼,又意味深长的瞅了瞅胡惟庸,不动声色的跟上。 众勋贵嘻嘻哈哈,像是来秋游一般,嬉笑打闹着,亦是跟在了朱元璋的屁股后头。 …… 半晌后。 朱元璋驻足于几根破败的梁木之前,默然不语。 “这儿是什么地方?” 朱橘瞧了几眼,疑惑道, “牛棚?” “马厩?” 几根梁木都已经腐朽的摇摇欲坠,只能勉强看出它们曾经支撑起一个棚子。 而被它们所围起来的地方,则是杂草丛生,除了杂草之外,也就只剩下几片破碎的竹片。 “这是咱的老家,你们的祖宅。” 朱元璋扶着梁木,轻声道, “咱现在还能想起当年当放牛娃的日子,你看这儿很破败是吧?其实原先的它,也没有好到哪里去。” “天热的时候,跟个蒸笼似的,要是刮风下雨,那真是煎熬,那些个茅草上下翻飞,每翻飞一次,咱的心也跟着飞,生怕屋顶被风雨刮去。” “小时候,每天跟咱一起入睡的,不是老鼠,就是田鸡。有一次咱半夜醒来,觉得耳朵疼痒难耐,一看……好家伙,那老鼠竟是咱啃咬咱的耳朵!” 朱橘:“……” 众人:“……” 这情形,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啊! “爹,要不咱把祖宅翻修一下?” 朱橘忍不住道, “好歹也是祖屋,不能太寒酸了吧!” “这周围,都没人了啊!都搬走了?” 这儿有一条稍微宽阔点的土路,两旁,都还有不少梁木歪七扭八的矗立着。 看得出来,以前这里也算是村舍,只不过人好像都已经跑光了。 “不是搬走了,而是都死光了。” 朱元璋轻声道, “那一年大饥,咱的爹娘,兄弟姐妹,全都饿死了,就饿死在这个屋子里。” “邻居们也都差不多,当年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,也就翻找出来十三粒米,这十三粒米,是全家人活下去的希望,但爹娘没有吃,哥哥姐姐们也没有吃,全都留给了咱,咱就是靠着这十三粒米侥幸活了下来,而其他人,多数都死了,侥幸逃亡的,很少,很少……” 追忆往昔,他有些黯然神伤。 “陛下……” 马秀英上前,轻轻抚了抚他的肩膀,安慰道, “过去了,都过去了。” “爹和娘,还有兄长姐姐们看到你现在这般模样,一定非常的欣慰。” “你的表现,足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。” 朱元璋轻轻捏了捏马秀英的手,又看了朱标一眼,转而又看了朱橘一眼。 父母双亡,兄弟死尽的他,是真正意义上的六亲无靠!孤苦伶仃一个人! 好在。 现在有共患难同富贵的妻子,有沉重睿智的大儿子,还有调皮捣蛋,经常惹他生气,却又时不时给他惊喜的小儿子。 对于这个家庭,朱元璋无比的珍惜。 “陛下,吴王殿下所言有理。” 胡惟庸沉声道, “这毕竟是陛下的祖宅,岂能让它如此破败下去?再这样下去,恐怕再过几年,连这几根梁木都没有了,地方都找不到了!” “交给微臣来办,微臣将陛下的祖宅重新修建,一定让陛下满意!” 当年皇宫都是他督办修建的,修建一座祖宅,那还真是拿手好戏。 “不,不必!” 朱元璋挥了挥手,坚定道, “咱不会去动它,永远都不会!” “咱的父母、兄姐,都是死在这里,他们是被瘟疫和天灾害死的吗?不,不是!他们是被元廷的暴政,被本地贪官污吏压迫死的!” “咱永远不会忘记,当年种出一百斤粮食来,要交两百斤粮食税的场景!咱也永远不会忘记,那些狗官因为贫农交不出钱来,将人活活打死的场景!” “咱留着这座破败的祖屋,就是要让咱时时警醒,也让所有官员时时警醒,元朝是怎么灭亡的!咱大明,永远不能重蹈覆辙!” “谁要是敢再如暴元官员那般欺压百姓,鱼肉乡里,咱一定让他死的很难看!” 唰! 一股子杀意,从朱元璋身上迸发出来,震得在场官员皆是心神一震! 原本嘻嘻哈哈的勋贵们,此刻心里也都是咯噔了一下,纷纷收敛笑容低下了头。 “还有你们。” 朱元璋看向朱标等一众皇子,沉声道, “看看,看看你们的爹,就是从这地方逃出来的!” “一路当和尚、乞讨,才成就了今天的帝业!想想吧,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!” “你们之中的多数人,一出生就享受了荣华富贵,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困苦过!吃过最苦的东西,无非也就是几碗汤药而已,今天,咱就要让你们意识到,也就是二十年以前,你们的爹就住在这样的地方,每天饿着肚皮,被死亡所威胁!” 众皇子听着这番话,皆是沉默不语。 就连一向最调皮捣蛋的朱橘,此刻也一言不发,认认真真的听着。 老爹的发家史,的的确确就是一部血泪史啊! “如今,虽然富贵了,但……这富贵真的就一定长久吗?” 朱元璋扫视着一众皇子,道, “说什么千秋万代,那都是骗人的鬼话!强盛如汉唐,也才几百年?” “咱虽然开创了帝业,但如果你们不思进取,如暴元之贵胄一般肆意妄为,那么,咱们大明也依旧不会长久!甚至可能连暴元都不如!” “所以,咱今天就要给你们立下一个规矩!将来要是谁犯了大错,尤其是在封地干了欺压百姓的混账事,咱也不打他,也不骂他,就让他滚到祖宅来,不吃不喝住上三天三夜,作为反省!” 众皇子:“!!!” 这惩罚,太有震慑力了! 这破败的祖屋,里头恐怕早已是蛇虫蚁兽的天堂,而且连个遮盖的东西都没有,简直是比牛棚还不如! 甚至,还不如天牢! 夜里,搞不好还闹鬼,毕竟这周围饿死发瘟疫死的人太多了,怨气深重…… 在这种地方一个人待上三天三夜,那绝对是极致的折磨! 想着想着,众皇子纷纷看向朱橘,目中露出怜悯之色。 朱橘:“???” “干嘛干嘛?你们看我干嘛?” 他一脸不爽的道, “我虽然爱闹腾,但欺压百姓的事情我从来不干的好吧?” “倒是老二老三还有老七老八你们几个小心点!你们几个天性乖张,到时候说不定会干出出格的事儿来!” 说着,朱橘转头看向朱元璋,一脸认真的道: “爹,我觉得三天三夜太少了!这么点时间能有什么威力?” “七天七夜吧!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惩罚效果!” 朱元璋微微颔首。 “好!如你所奏!” “就七天七夜!” 朱橘咧嘴一笑,朝着朱棡几人挑衅般的瞥了几眼。 看到时候谁当这个倒霉蛋! 反正,绝对不会是咱!咱可是砸了青楼都会照价赔偿的乖宝宝,绝对干不出欺压百姓的事儿来好吧! 正说着,两道身影匆匆而来。 “参参参……参见陛下!” “草民刘继祖,参见陛下。” 两个百姓跪伏在朱元璋面前,一人还算镇定,另一个却是瑟瑟发抖。 “刘继祖?” 朱元璋略有几分讶异,上前将人扶起,笑道, “还真是你啊,咱还正想去找你呢,你自己倒过来了,好……” “多年不见,你老了许多啊!” 刘继祖闻言,却是苦笑一声。 “人谁能不老呢?也就只有万岁爷您不会老,比起当年,您更有精神头了!草民都都快认不出您了!” 他拱了拱手,道。 朱元璋哈哈一笑。 “没想到吧?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当年的放牛娃,如今成了皇帝了!” 老朱见到刘继祖似乎很高兴,连连拍着他的肩膀,笑道, “说起来,要不是你当年给咱一块地葬父,咱说不定也无法发迹,咱刚听人说,那下面可能埋藏着龙脉呢!” “当年要是你给你爹埋进去,搞不好当皇帝的,就是你了!哈哈哈哈……” 听到这话,刘继祖脸上顿时露出惶恐之色。 “哪能啊!陛下玩笑了,玩笑了!” 他忙道, “那只是个小土坡而已,有何神异?纵然真有神异,那也是因为陛下将父亲葬了进去,才能发挥作用。” “若是我把老爹埋进去,那一定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!草民有自知之明,就我的才能,就是在县衙里当个主簿都费劲啊!” 朱元璋闻言,笑容越发灿烂。 “主簿?屈才了屈才了!就凭你这番话,高低也能当个县令!” 老朱道, “不过,咱不打算让你当县令,你对咱有恩,咱打算赏你一个天大的恩德!” 刘继祖瞳孔一缩。 天大的恩德?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,便听朱元璋正色道: “刘继祖献地有功,着,封为义惠侯!” “从此往后,你就是我大明的侯爷了!怎么样,这个赏赐,满意吧?” 听到这一番封赏,身后一干文臣武将皆是露出了羡慕之色。 尤其是那些北伐的将领们,此刻甚至可以说是嫉妒了! 他们拼死拼活和元人拼杀,立下那么多战功,现在都还没有封爵呢!能不能够上侯爵还不一定呢! 这刘继祖倒好,啥也没干,就当年给了一小块墓地,摇身一变就成了尊贵的侯爷,比他们这一帮人都要封的早! 这……上哪儿说理去? “这……陛下如此厚赏,草民担当不起啊!” 刘继祖受宠若惊,连忙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头。 “老话说,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,咱老朱不是忘恩负义之人,今天,便是对你涌泉相报!” 朱元璋将他扶了起来,正色道, “起来吧,种善因,得善果。种恶因,得恶果。” “你担待的起。” 一番话语,听得刘继祖热泪盈眶,可跪在一旁的那人,却是发抖的更厉害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