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笑了一阵,方才道, “一开始我也纳闷,后来我琢磨了一番,才明白了。” “心学的核心是什么?就是一个本心,心外无物嘛!人人皆有嘛!不假外求嘛!” “不用讨论什么儒学道理,也不用去追寻什么天理,更不用满嘴仁义道德,之乎者也,只要在心地上琢磨,这完全不需要儒学功底啊!” “人人皆有,贩夫走卒自然也有!对于致良知,也就是老百姓们说的摸摸自己的良心嘛,甭管他们理解对不对,反正你就说能不能谈论吧!” “答案是能!只要是个人,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,所以嘛,贩夫走卒也津津乐道。” 朱元璋恍然。 “这么说来,这学问还是个老少咸宜,雅俗共赏的东西了?” 老朱忍不住道, “这小子,一不小心创出这么一朵奇葩来,真让咱有点怀疑了,他到底啥时候开的窍?” “真邪乎了!” 朱标哈哈一笑,拍着朱元璋的背伺候着老爹坐下。 “您甭管是怎么开的窍,反正六弟这回真是风头无二!” 他有些得意的道, “我就稍稍引导了一下,坊间已经有人说,吴王是被老天爷压了多年的圣贤,如今一鸣惊人,飞龙在天,将来必然比肩孔孟!” “圣贤降生在皇家,这是上天认可朱家坐拥江山的征兆啊!” 朱元璋闻言,心中阴霾顿扫,亦是露出了笑容。 “这个谣言造的就很好!值得嘉奖!” 他捻了捻胡须,吩咐道, “不过,你也要注意一些,不要搞的太过火了,显得刻意。要自然而然的,让百姓和读书人崇拜吴王,崇敬皇家。” “细水长流才是王道,咋咋呼呼的,显得咱没有底蕴似的。” 朱标点了点头。 “儿子省得。” 一阵开怀过后,朱元璋的笑容缓缓收敛。 “标儿,你传一道圣旨。” 老朱沉声道, “升任杨宪为中书省左丞,暂领中书省政务。” 朱标闻言,微微一愣。 “杨宪?领中书省一切政务?” 他有些愕然道, “我记得杨宪才三十来岁吧,让他总领中书省,能服众吗?” “还有,目前总领中书省的是平章政事李善长,让杨宪替代功劳赫赫的李善长,这是不是有点……” 这一道圣旨要是发下去,中书省就要大地震了! “暂领,咱说的是暂领,明白吗?” 朱元璋沉声道, “等徐达回来,咱就不得不大封功臣了,到时候李善长的国公之爵和丞相之位是必须给的。” “可现在,淮西人举止如此乖张,欺压百姓、鱼肉乡里,这咱能任由这股气焰嚣狂吗?必须杀个鸡儆儆猴,敲敲山震震虎!” “杨宪是刘伯温的弟子,做事干练,也很求上进,刘伯温想要急流勇退,呵呵,那么你就可以把杨宪看做潜在的浙东党党首!趁着徐达还没回来的这个空档期,咱决定给他一个机会,看看他能不能做好这块敲山之石!” “去吧,传旨去吧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