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4章 只道寻常-《亮剑: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很多百姓点缀田地之中,正在辛勤的清理着杂草,期待着秋季的收获。

    负责八路军农业工作的廖姓干部看着满地翠绿,眼中露出了喜色:“虽然看不清玉米的长势,但仅仅看这整齐划一的田地,就知道张云、邢志国他们干的不错。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似乎想到什么般,眼神又有些黯淡,“蒙老家人信任,让我负责咱们八路军农业生产工作。可惜华北大旱三年,各个根据地农业发展成果寥寥,晋绥等地旱情虽然不重,却也无甚建树,实在汗颜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联合军区和黑吉军区这边倒是成果颇丰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负责经济工作的杨姓干部闻言转过头来,温声道:“老廖,别想那么多了,老家人也没怪你。华北地区多年战乱,水利破败,又叠加三年旱灾,如今能维持就已经不错了。从今年雨水看,华北旱情已经缓解,想来明年情况就会好起来了!”

    付参谋也在旁边附和点头,心中对廖主任忍不住的同情。

    这些年随着八路军不断发展壮大,老家对各部门工作分工自然也越来越细。

    几年前,老家考虑到廖主任有些农业技术背景,便将他从统战部门转任农业部门负责人,专门负责老家周边区域的农业发展,兼顾指导各个根据地农业发展工作。

    廖主任初次担任一个大部门的负责人,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,未想华北连续遭遇三年大旱。

    虽然在积极抗旱下避免了大规模绝收,但也影响不小。

    整个农业部门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抗旱稳产上来,苦逼而艰辛的跟旱情作斗争。

    除了昔日正太军分区发展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养殖、种植业外,其他根据地其实都是求稳为主,努力保住老百姓饭碗。

    别的部门都在高歌猛进,成果颇多,唯有农业部门年年在喊抗旱保产,一干就是三年。

    确实让人唏嘘。

    “华北大旱,粮食只能自给不足5成,其他都是联合军区供应着。如今咱们八路军向南进攻,收复了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多地,但也多了近亿缺粮少食的百姓。”

    廖姓干部对两人吐露着自己的压力,“老家人安排我过来,就是看看东北这边有多少农业潜力,可以支援华北、华中多少,提前做到心中有数。”

    东四省大地广阔,可耕土地很多,如今八路军刚刚掌控东北不足6个月,仅仅收获了一季夏粮,还没有东北农业的可靠数据。

    老家派廖主任过来,也是未雨绸缪,尽可能掌握最精准情况。

    “再过几个小时就到奉天了,到了那里自然会明了,情况会比你们预料的更好!”付参谋脸上颇为得意,“按照张云的说法,东北农业禀赋极佳,早晚都是咱们国家的大粮仓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