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允炆这个人,远没有朱允熥的实力。 第二天,早朝的时候。 朱允熥早早来了,不过那些大臣,来得肯定要更早,一起跪拜行礼。 “免礼,起来吧。” 朱允熥说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 大家现在习惯了,五天一次的早朝。 这样的工作效率确实更高,很多时候的早朝,都没别的事情,毕竟有的,早就解决了。 现在早朝像是一个仪式感,循例进行一下,没有太多需要他们讨论的事情。 “殿下,臣有事上奏。” 刘三吾首先出列。 那些文官全部往刘三吾看了过去,很佩服刘三吾是真的敢站出来上奏。 朱允熥把他们的反应,尽收眼底,慢慢明白刘三吾的意图,道:“何事?” 刘三吾躬身道:“关于强制地租一事,殿下的手段,太过凌厉,进行得太快了,只怕会引来很多人的反感,甚至会造成动乱。” 朱允熥眯了眯眼眸,问道:“所以你是想让我,撤回这个命令,再也不提?” “非也!” 刘三吾解释道:“臣是想劝殿下,一定要以大局为重,考虑大局,不可操之过急,急于求成,现在正是急于求成,做得太快了,若是真有人借机制造动乱,这又如何是好?” 完了,他躬身一礼。 他是真心劝说和建议,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。 朱允熥听着,觉得刘三吾和其他文官,确实很不一样。 听得出来,刘三吾还是赞同的。 如果是其他文官,给他们机会的话,一定是反对到底。 朱允熥说道:“这件事做得,确实太过心急了。” 他也承认,想以凌厉的手段,快速完成,尽快推进下去。 同时还想测试一下,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如何。 再测试一下,应对这种突发事件,处理起来的效果怎么样等。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,是保障百姓的权益,以及收回部分,那些地主的田地,回到朝廷的手中。 虽说操之过急,但朱允熥的心里,还是有自己的考虑。 听到愿意承认不足,刘三吾觉得还是有机会的,续道:“殿下也认为,过于心急了,何不暂缓,再逐步慢慢推进,有时候压得太厉害,物极必反。” 朱允熥想要的,正是物极必反。 “刘大人说得很对,但我有我的计划和考虑。” “既然我敢这样做,就考虑过你说的那些,我不怕动乱,其实也乱不起来。” “这件事的讨论,到此为止。” 第(2/3)页